【電影評論/影評】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死亡從書中走向世界




看「阿拉斯加之死」的時候,整部戲都為了他捏把冷汗,因為總覺得他可以避免即將而來的死亡,加上正在胃痛,最後看到他誤食野果的那種痛苦,自己也彷彿身歷其境,比IMAX還要真實。(笑)

電影裡,亞歷山大成為亞歷山大後所遇見的所有人,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提醒著他,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才是最珍貴的。當然,我們可以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看出家庭給他極大的影響,讓他產生想要逃離人類社群的想法,以及對於這個世界的無限想像。

最終,更有趣的是,亞歷山大在旅途中所遇見的那些人都過著亞歷山大最後決定離開阿拉斯加前,在書上發現的那一種生活,簡單,遠離社群,但是有著一定模式乾淨的人際關係。很可惜,他在最後一刻才在書上發現這個真理,那一刻,阿拉斯加的河水已經洶湧地將他與整個人類社群給隔絕開來了。

這是一個充滿隱喻的故事,或許也不一定要責備年少輕狂、心中沒有神存在的亞歷山大過於自大,畢竟勇於開創,是人類社群得以進展到現在最重要的核心元素。因為人們如何能在自我、家庭、社會、死亡、愛與自然之間,找到一個真正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我覺得才是這整個故事應該推動我們去想的問題。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段成為亞歷山大超級旅行者的那種樣態,那種不理會旁人的勸阻,一個勁的覺得自己可以承載著自我與整個世界的狂放,但這個世界(或是人類社群)會迫使你我修正,修正的過程可能是充滿無奈與傷痛的。
但也可能可以避免最後誤食野果的下場,但可能也避不掉,我們都太相信律則、規律、人類世界的規範性的先驗與超越性,那畢竟都是後起的,更根源性的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神秘不可測的。

正因為如此,最後遇上亞歷山大的老人告訴他,那間皮革間,其實並不是亞歷山大想像中的那麼的腐朽,反而,那種蝸居,只是一種選擇。

另外,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西恩潘,想起他,就想起白日夢冒險王裡,那對著鬼豹卻沒有按下快門的那一場戲。對於這個世界,有時候我們應該學會的不是如何抓住那一瞬間,而是學會讓這個世界自然而然的走下去。

我們都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無論是對這個世界還是對於自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