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慕〈amour〉─人生的結局如同逃不出去的鴿子




《愛慕》這部法語片,法語片名原本只有愛的意思,因為發音聽起來很像愛慕,無知的片商便陰譯了,不,是音譯。這類不精準的譯名很多人可能覺得不會怎麼樣,甚至還會有覺得非常有創意者,但是,這就是語言文字使用能力退化的一種警訊,因為,「愛」、「慕」與「愛慕」,表達了三種不同的意思,如果法語原意為愛,我們就應該尊重原作譯為愛,不應該假掰,音譯為愛慕,因為愛完全不能等於愛慕。如果一部好電影被片商這樣搞還沒人覺得不妥,更不用說為什麼近幾年來那些光怪陸離的譯名都沒人反省,如黑蘭嬌、陰地、鬼陰驚,這種無聊當學問,下流當創意的譯名。


回歸電影本身,這部片我是不建議大家抱著看愛情片的心裡準備去看,因為非常沉悶,從劇情、節奏甚至是本人沒有深入研究的運鏡手法,都非常地沉悶,全劇使用移動鏡頭拍攝的片段屈指可數,所以整部電影是用一種沾黏的方式往前推移,就像踩在泥地往前走一般拖拉。

現實裡的愛情

本片最大的看點就是真實,真實地傳達了什麼是愛,而且,跟你我想像中的愛不太一樣,是一種存在中的愛,存在中的愛很難解,其實就是在現實裡的愛情。愛情的本質飄渺,難以捉摸,所以人們總在愛情之中流離飄散、迷迷茫茫,彷彿以為抓住了愛,就可以拋棄世間中的一切,在當代愛情學大師曾昭旭老師的講法中,一開始的那些都叫做浪漫觸動,大約為期三個月,恰好等同於大家想法中的熱戀期。其實現代人的熱戀期很短,可能只有一晚或是一小時,那也就是一夜情。其實曾老師想說的應該是,浪漫觸動非常容易,但那不是愛,頂多是一種激情,激情很容易退去,在大家的觀感中,男生去的又比女生快(?),愛不應該是激情,愛應該是落實在生活之中,兩個人彼此共同修道的這趟人生旅程,在生活的瑣碎之中,彼此扶持,彼此督促,彼此爭吵,彼此擁抱,有一天,兩個人再也離不開彼此,成為了有別於這世間任何一種關係的關係,感受一種兩個不同個體成為一體,但是又互為個體的狀態。

其實這部電影,也是在說這種關係,並且更為辛苦,因為女主角中風並且有暫時性的失智。更為特別的是,這是兩個老人的愛情故事,導演拍這種愛情故事,在台灣無疑只找死,因為大家只愛看程又青李大仁吸力人妻之流,俊男美女偶像型的愛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只是平凡人,愛著一個可能普通的伴侶,會爭吵、碰撞(?),生活中有問題、困難,難道這樣就不是唯美的愛情嗎?我想應該不是。我們都將老去,生活也總是缺乏美感,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愛情才更顯得珍貴,因為在混亂的人世間,還有人願意無條件的擁抱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你,這不就很美嗎?

於是我們都如同片中的鴿子,不斷地飛入困局之中,以為自己能夠逃脫,其實,困局與逃脫都只是一種形式,我們都誤解了生或死,並且為生或死賦予了我們以為的意義,更多時候,活著並不一定比較快樂。

本片結局當然是有點悲傷的,為求不爆雷,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去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