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本來就是俗套的東西,
你們相遇 相愛
分離 痛苦
然後再次相遇
人們一定是厭倦了一再重複這個過程
所以才結婚的
片名一樣翻得有夠爛,台灣目前電影線上拍不出好作品我還可以接受,連翻譯都為了吸引目光而東拉西扯胡編濫造,只能覺得悲哀。
但這可能是這兩年看過最浪漫的愛情電影了。整部電影包含在虛構故事之下,其實是無與倫比的真實,真實的就是人們不敢說、不願意說的那些部份。其實大家都包裹在某些泡泡裡看待愛情,如同金魚缸裡的金魚,透過凸透玻璃看世界,誤以為整個世界都是扭曲的,更悲慘的是,魚的記憶非常短暫,人的記憶不但長,而且如影隨形的跟著每一個人,特別是那些痛苦的回憶。就因為太害怕受到傷害,然後又莫名的期許對方一如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所以有些人變成了控制狂;或是一昧的丟失自我去迎合對方,為的是要留住愛情,但弔詭的是,人們往往付出越多,越留不住一個人;抓的越緊,那個人離得就越遠。這些原因恐怕都是因為人沒有自我,試想我們原本就是完滿的個體,人們喜歡或愛上這個個體,都是被這個人原本的樣子所吸引,但進到愛情之後,人就質變了,一昧的委屈、要求、懷疑、放任,對方突然發現,這不是我當初喜歡或愛的樣子了,於是一段關係就開始生變。
這部電影點出了很多有關於委屈而失去自我,最後另一個展新的他者出現,點醒了身處泥淖之中的兩段關係,讓男女主角,重新開始思考自己原本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愛的是什麼,於是拿回自己,再次開始新的關係。當然過程之中是有一些A的可以看,而且還不錯看。裡頭的主要角色男的帥然後大肌肉,女的正然後身材好,這些應該就是韓國電影的必要配備。在角色設定上其實也很細膩,包括髮型的對比,角色的性格設定,都非常鮮明;很多梗也塞的恰當好處。鮮少看韓國電影是我個人民族主義腦子裡的偏執,好幾年前看過一部韓國電影「藉著雨點說愛你」,其實片名也翻得有夠爛,內容其實很多部份是在反省韓國的教育體制,那時候除了覺得權相宇壯翻天之外,也覺得整部電影蠻好看的。然後邊看邊想,邊覺得台灣為什麼拍不出一些好的作品,其實台灣電影有一些台灣民族性在裡頭,簡單的說就是不夠深刻,沒有一些深入的思考或是想法,總是繞著邊邊轉,要拍低俗片就下重本低俗到底,導演或片商又不敢;要拍高格調的東西,又沒有內容,甚是悲哀。拍電影裡搖擺不定為了市場或是成本妥協;在愛情裡沒有自我、過度地為對方犧牲,這都是很可怕的事。
雖然很多事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如此,如何在過程之中保有自我這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