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法夫洛的人緣真不錯,在這部他自導自演的電影裡來了達斯汀霍夫曼、小勞勃道尼跟史嘉蕾喬涵森,說到史嘉蕾喬韓森,我不太喜歡很多人翻外國女星的名字時,喜歡用一些女性化的字來翻譯,比方嬌韓森,這大概無形之中就給了文字單一化的性別定義,我想起以前國中有個理化老師叫做曾憲明,大家看到她都一陣驚呼,原來她是個女老師,我還記得她的興趣是一個人去好樂迪唱歌。社會化這件事本身就包括了貼標籤與被貼標籤,不願意與社會走在一起這件事是有風險的,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個性,也可能會讓你融不進整個社會裡去,雖然很多人會說,我沒有必要配合誰,那想必都是些靈魂非常強韌的傢伙或是偽善說空話的人吧。
話說強法夫洛演大廚真的非常地傳神,這話說出來大家不會覺得奇怪,但若是你說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個女孩,這種話就會被有心人當成是一種性別上的偏見。長得像廚師不是一種偏見,聽起來像女孩卻是。大概就是一件事之所以被大家強調的本身必是其來有自,很可能某一方的聲音被壓抑久了,自然而然就會找到破口,但也難免敏感了起來。壓抑的本身是一種暴力與不尊重,敏感亦有點異曲同工,因為對事物敏感是非常主觀的,如果說你像廚師,可能大家都還覺得不會怎麼樣,但在台灣廚師這個概念經常跟體型、生活環境產生連動在一起的聯想,可能敏感的人就會說「嘿!你在說我胖嗎?」其實這件事就源自於聽者本身有沒有受到傷害而產生了防禦機制,但說者本身也必須檢討自身話語的性質為何。
總的來說,就是一部非常歡樂的電影,有美女帥哥大明星、美食、小孩與親子關係。再來對我來說就是有Twitter的概念在其中,社群網站在現在人的生活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這部電影也呈現出這個元素,強法夫洛在電影裡因為在推特上罵了美食評論部落客而導致餐廳受到影響,憤而離去的強法夫洛,帶著兒子重新找尋美食與廚師間的意義,最後推特也成為整部電影有所轉折很重要的推手之一,進而成為一段簡單卻極其吸引人的故事。就娛樂這一點上來看,這部電影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再加上如彩蛋般出現的大明星們,我只能說「這是部膚淺的好電影,不看嗎?」
以下是歌單:
呼~還真是有點多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