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打球聊到有關如何跟人聊天,現在回想起來,一個好的聊天者應該是擅於聽,而不是善於聊或講,好的聊天者願意傾聽,並在適時且誠實的給出回應,在人我之間的往來,這樣其實就非常足夠了。大概就是《全民情聖》(Hitch)這部電影裡,威爾史密斯強調的" listen and respond",只要真誠專心的傾聽,就必然能給好的回應,人其實是比想像中敏感上許多的。這種來回其實有點像打乒乓球,一個不專注在球上的人,是很難在瞬間將球擊回到該有的位置上,但請注意一點,關於聊天的乒乓球局,並不是要殺球取勝,而是要盡可能地延長一來一往的時間,往返多了,你就能多認識對方,就能獲得更多的往返。切記聊天不是辯論,沒有輸贏更不需要輸贏。能掌握往返的這一點的話,不論在業務或是認識新朋友上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當然我對只為了銷售的業務行為是極度反感的,甚或是有些直銷要求人們先把朋友騙來,這是最可怕的一種銷售行為,短期來說可以賺點小錢,長期來講,你其實是在破壞自己的人脈,但我並不反對,交朋友是真誠的,然後再在對方須要的時候,提供你的專業給他,這才是真正應該有的銷售行為,當別人有需求,你才提供你能給出的部分。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業務的本質。
回到聊天這件事上,很多人想要找你聊天,其實多半不是想聽而是想聊,也就是想說,但也很多人誤會了這一點。有一些聊天者,當人家一找你聊天,你就開始狂講自己的事,有點像一進到好樂迪就狂點自己歌的那種人,這類人多半會被討厭,因為過於自私,沒有考量身邊人的感受。簡單的來說,一般人其實不太有機會能暢所欲言的講話,人們其實也想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聲音,但是未必有勇氣對陌生人或是對一群人說,所以當有人來找你深聊,其實這就表示來找你的人非常信任你,你應該趁機扮演好聽的角色。當個好的傾聽者很重要,好的傾聽者的要務在於「不要批判」。人很容易把自己的位置放高,人家來找你訴苦,你就大規模地說出你自己自以為正確的經驗,大大地說教一番。設身處地的為說話者著想很重要,學會把話聽完,即便我是老師,在學生來找我對話的時候,我也是先扮演聽的角色,頂多會丟出一些話語引導學生,讓他們把想說沒說清楚的地方說完,再來給出幾個可行的方向,把決定權拋回給他們。這個工作其實有點累,也會讓我很多時候下了課還要加班留下來聊天,但我自己是蠻喜歡的。
當然上述是建立在對方願意主動找你聊天的時候,如果對方不願意主動跟你說話,那又該怎麼辦呢? (待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