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其實在〈復仇者聯盟〉的電影架構裡,我一直對「美國隊長」這個角色感到不安,不過一定有人心想,人家當美國隊長,你有什麼好不安的,說不安是因為我每次看這個系列的電影與預告之時,總覺得「美國隊長」很多餘。
純就力量上來排,雷神索爾、浩克跟鋼鐵人都排在美國隊長之上,鷹眼與黑寡婦雖然帳面上的力量不及美國隊長,但是鷹眼在第一集的電影裡,扮演引導整部電影轉折的人物,彌補了他在力量與角色定位上的不足,但我推斷他第二集會成為雞肋。黑寡婦就不用說了,一群男英雄再怎麼威猛,還是少了這一味,光看黑寡婦出場,就知道這部電影不能少了女性英雄。當然,整部電影還要努力把索爾的神性、浩克的衝突拉扯、鋼鐵人與東尼史塔克的誇張給淡化掉,相對來說,美國隊長這個角色無論在性格還是力量上,都顯得無足輕重。
但是美國隊長這個安排看似多餘,其實有些很有趣的設定,攤開來看,無論在角色性格、第一集的電影所佔的重要性比例、角色的能力值,美國隊長都屬中段班。作為一個中段班在任何場域中都是不討好的,因為很容易就失去被焦點,被人們所淡忘。但大家細細回想,除了少數電影海報以外,有關復仇者聯盟的靜態畫面,其實都會把美國隊長擺中間,這其實是一件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討的事,為什麼這樣一個相對不具有戲劇性與英雄性格的角色,大家還是覺得非常重要?
近期突然對美國隊長這個角色有些體會。他其實就是最重要的角色,或是跳脫「角色」來說,他應該是「復仇者聯盟」裡的核心價值,透過他的形象,一種老派的、重機皮衣、一板一眼,在街戰一幕,馬上跳進人群指揮警察,其實,美國隊長就跟他的名字一樣,他就是老美心中以為的美國的樣貌。
小至一部電影,大到一個國家,都應該有一些核心的東西存在,看似老派不合時宜,但在關鍵性的時刻,這個力量就會成為穩定與統合眾人的核心價值。老美其實很懂這一點,在美國英雄主義式的好萊塢電影裡,老美不斷發送這個訊息給世界,告訴整個世界,美國會在關鍵時刻跳出來主導一切,帶領眾人渡過困境。我其實對這點感到不安,因為核心價值可以屬於一個社群,但不可能成為普世價值,讓所有世界上的人們都接受,更可怕的是,美國還試圖透過許多途徑,不斷地將其價值推擴出去,成為一種另類的甚至是形而上的殖民,透過文化、次文化,進行不著痕跡的同化工作,讓全世界無形中以美國的價值觀為單一價值。
此種單一價值,很可能在次文化透過電影等形式的推波助瀾下,成為往後人們的先在價值。
台灣對美國這種次文化殖民的反思非常非常少,可怕的是,許多解殖者,其實是用一套美國夾雜日本的世界觀,來解殖,毋寧說,解殖本身就是一種再殖民,而日本未被本文拉出來說,是因為日本其實也正在被美國殖民,台灣接受的美日,其實是殖殖民式的,解殖其實是再殖殖民。
一個好的正義的形象,很可能是一種文化上的霸凌,為什麼世界要以西方的文化史觀為首?這是一個需要更多人跳出來反思的問題,但這些人往往不覺得自己正在被殖民,一如他們抨擊的對象一般,解殖者也犯了一樣的錯誤。這是我感到最不安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