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地震一瞬,其實就是死生之間,921、川震、311,乃至昨日的尼泊爾地震,這些,都在轉眼之間奪走許多人的生命。能笑著發地震文看地震文其實就是一種福氣,人在地震那一幾十秒的心境其實是很微妙的,往往我們都是覺得心驚,但又覺得好像不會有大事,究竟要不要躲,往來之間,地震就過了。
其實,這更可能就是生死之間。
地震一瞬,其實就是死生之間,921、川震、311,乃至昨日的尼泊爾地震,這些,都在轉眼之間奪走許多人的生命。能笑著發地震文看地震文其實就是一種福氣,人在地震那一幾十秒的心境其實是很微妙的,往往我們都是覺得心驚,但又覺得好像不會有大事,究竟要不要躲,往來之間,地震就過了。
其實,這更可能就是生死之間。
921那晚,我躺在房間不敢亂動,那時房裡沒那麼多的書,我只擔心電腦會掉到桌下,但卻也不敢亂動,好長好長的搖晃,遠方傳來轟隆隆的地鳴,其實我也不確定那是不是地鳴,夾雜在窗戶撞擊聲之間,然後整個晚上餘震不斷,直到天亮。天亮後才發現,原來好多的房子倒了,死了好多好多的人。從那之後,每次較大的地震,我都會在那個當下思考一件事,就是我會不會死?還有如果這樣死了,有誰會記得我?我會不會感到不捨與遺憾。
我記得當初在高點工作的時候,錄影時聽高勝銘老師說一個很爛的笑話,他說,如果發生那麼大的地震,我們這幾百個人都不用逃,因為我們都死定了,大樓會倒塌,但電視機下面的人要逃,因為電視會先掉下來。當時聽起來是個笑話,人都要死了,那還顧及被電視砸還是被水泥土塊壓死?但細細想想,人總是會想求那一線生機,說白了,人都不想死,正因為如此,能活著,其實就非常可貴。
其實生命就是無常,一切都在偶然之中,很可能我們根本沒有來世,也沒有天堂或是上帝的懷抱。人死了,除了在歷史上留下一些什麼,就是只能留在幾個人的心裡罷了。這時候就很慶幸我是一個老師,因為我相信會有一、兩個孩子會把我教給他們的一點點學問傳下去,會有一、兩個孩子記著要讓自己今天比明天更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然後能夠幫助或影響更多的人。這樣想著好像就對死生豁達了許多。
做為一個儒者便是如此,對往聖先哲懷有幾分敬畏與嚮往,對歷史保有一份謙卑,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參與其中,成為某些人心中的典範,為了後世人類的續延產生一些正面的影響。所以我一直很喜歡張橫渠的那幾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開太平。
這就是真正的儒家。
我記得當初在高點工作的時候,錄影時聽高勝銘老師說一個很爛的笑話,他說,如果發生那麼大的地震,我們這幾百個人都不用逃,因為我們都死定了,大樓會倒塌,但電視機下面的人要逃,因為電視會先掉下來。當時聽起來是個笑話,人都要死了,那還顧及被電視砸還是被水泥土塊壓死?但細細想想,人總是會想求那一線生機,說白了,人都不想死,正因為如此,能活著,其實就非常可貴。
其實生命就是無常,一切都在偶然之中,很可能我們根本沒有來世,也沒有天堂或是上帝的懷抱。人死了,除了在歷史上留下一些什麼,就是只能留在幾個人的心裡罷了。這時候就很慶幸我是一個老師,因為我相信會有一、兩個孩子會把我教給他們的一點點學問傳下去,會有一、兩個孩子記著要讓自己今天比明天更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然後能夠幫助或影響更多的人。這樣想著好像就對死生豁達了許多。
做為一個儒者便是如此,對往聖先哲懷有幾分敬畏與嚮往,對歷史保有一份謙卑,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參與其中,成為某些人心中的典範,為了後世人類的續延產生一些正面的影響。所以我一直很喜歡張橫渠的那幾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開太平。
這就是真正的儒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