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見臥龍,未及二里之處,便急忙下馬,想要徐行以示尊敬;張飛就嚷嚷了,「大哥你這樣做,孔明他又看不見。」
劉備回答「天公地母看得見;誠心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還有自己心知肚明。」
一看就知道編劇有讀書。
《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這「慎獨」,就很貼近《三國》劇裡劉備的台詞。
《聖經》裡保羅回答耶穌何時會再臨之時,他說「主再來的日子就像小偷在夜裏忽然來到一樣。」
為什麼這裡要說耶穌像夜裡的小偷呢?不是要說耶穌偷偷摸摸,而是要告訴這些信徒,即便是夜裡四下無人,也不可以失去對主的信仰,也要時時刻刻準備著,等待耶穌再臨。
這三則故事有什麼相關。它們都在說一件事,就是「慎獨」,在人前做好事、行正道,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因為大家都在看著你,你即便心中不是這樣想,也礙於多數人,所以你會做好事。但在人後就不一樣了,沒人看著你,這個時候,除了上天之外,就只有你自己,如果你不信天、不信神,那就只剩下你跟你自己。
人說錯話、做錯事,自己都會明白,所以人會想要推卸責任,這就反過來證明人是知道自己做錯了。是故你一個人獨處,你只能面對你自己,這時候,你的真誠,就是對你自己負責,不是做給外人看的,這時的誠,才是真的。
所以「君子慎其獨也」。當今之世大概就是世道淪喪的亂世,世亂不過人心之亂,明明有網路,任何人幹過什麼事,特別是名嘴、政治人物,一GOOGLE就全部出來,一目瞭然,但是這些名嘴、政客,還是一樣睜眼說瞎話,你一批評他,他就說你妨礙言論自由,這是何等荒謬的世道。
欲正天下,必先正人之心,欲正人之心,必先由己誠之,欲由己盡誠,必先慎其獨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