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雜談】台灣電影的大問題之一,從《大尾鱸鰻2》看台灣電影市場。


圖片來源

臉書的粉絲專頁裡,有朋友私訊問了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寫了一點短文章回應一下。

  他覺得如果要談台灣電影,他腦中一片空白,對於台灣電影,他也不會想掏錢買票去看。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很大,說穿了很悲傷的問題,我個人是覺得,它有點像台灣整體現況的隱喻。


  長話短說的話,如果按照Howard Suber的觀點,他認為好電影必然得要賣座,賣座其實跟市場有著連動的關係,換言之一個兩千三百萬人的市場,怎麼樣也比不上擁有巨大市場的中國或美國。

  如果單就台灣本土市場來看,相對賣座的電影還是有,一如那位朋友提到的「大尾鱸鰻2」,票房賣了1.7億,已經算是非常厲害的台灣電影,台灣電影近年來的里程碑,海角七號也不過賣了5億。

  《大尾鱸鰻2》的製片商是「柏合麗影業」也就是楊宗憲所創辦的電影公司,楊宗憲的父親就是鼎鼎大名的楊登魁先生,然後它的導演是台灣早期喜劇電影的教父朱延平,台灣電影有一段時間,都是朱導的電影,朱延平捧紅許不了、好小子,拍過《異域》、有劉德華成龍梁家輝的《火燒島》,還發掘了釋小龍跟郝邵文,《大尾鱸鰻2》裡除了豬哥亮外,還有年輕的偶像郭采潔跟楊祐寧,還找了曾志偉來跨刀,換句話說,這部電影已經是少見的台灣本土而且實力雄厚又有誠意的娛樂作品了。

  我要順帶回應一下,其實我看很多本土電影,也寫很多本土電影,只是暫時沒有放上這個專頁裡。其實換個角度想,不僅是台灣人不愛看台灣電影,而是,全世界都喜歡看好萊塢電影,畢竟電影是西方發明的產物,它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東方世界接觸的晚,但這不能當作理由,比方日、韓、泰,近年來都有很多好的電影作品,這是事實,但我覺得,他們自己國家的人,也還是會為好萊塢著迷,可能就像《愛情不用翻譯》裡的比爾墨瑞那樣。

  另外,賣不賣座跟我們自己主觀想不想看,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近年來我也買票進場看過很多台灣電影,但熟識我的人就知道,我很少上電影院,我是一個看DVD跟MOD的人,但我還是會想要買票去看台灣電影。

  台灣當然有好電影,但台灣電影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而且,日韓不會有這個問題,這個市場問題不是沒市場,而是中國市場的吸力太強,所以,很多好的演藝人員都不願意留在台灣經營,更不要說拍電影討好台灣人,加上沒有市場,就不會有人投資,沒錢,就拍不出大製作的電影,那看慣大場面、特效的台灣年輕人,怎麼會想去看台灣的那些電影呢?

  這個問題很複雜,其實,就是台灣這個島嶼本身所面臨的困境的縮影,我只雜談了一部分,有些紛亂。

留言

  1. 就是這樣,那妳看出品人楊宗憲,有多愛台灣,明知道市場不大,很可能叫好不叫作,還是大力推出了道地的本土台灣電影,總算皇天不不負苦心人,票房大賣,台灣民眾也支持好的台灣電影!掌聲鼓勵!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