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影評】《別跟山過不去》(A Walk in the Woods)電影影評之外,文末附上好聽歌單



圖片來源

今晚抽空看的電影是《別跟山過不去》(A Walk in the Woods)。

  多數的影評會用《一路玩到掛》跟《白日夢冒險王》的綜合體來形容這部電影。但我其實不太喜歡影評重工業寫手們,慣性地這樣去連接電影,但這就是商業性的無奈,人們需要很多的提醒與串連,才能讓這部電影吸到票房收益,比方像是只要有威爾史密斯的電影,就是「全民XX」,這類型的取名也讓人感覺到反感。

  這部電影是由暢銷小說所改編而成的,故事裡的主角比爾布勞森,是一個旅居國外的旅行作家,由老牌帥氣型男影星勞勃瑞福所飾演。作家布勞森常年旅居各地,年老以後,回到美國故土定居,但有一天他突然在平淡的生活之中,發現到自己不但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標,於是,他突發奇想,決心要挑戰徒步征服美東全長三千五百多公里的阿帕拉契山徑這個創舉,想要自己的雙腳感受一下美國這塊土地,但這個決定被他的妻子跟家人給否決了,他的家人提出了交換條件是除非布勞森能找到一個人陪他一起去。
  


圖片來源

  於是布勞森打開他的電話本,開始聯絡所有的老友,希望有人能陪他一同去完成這個挑戰,但是,根本沒有一個人給他正面的回應,因為他們都太老了,直到他失聯已久的朋友史帝芬凱茲的出現。

  但事實上,兩人因為一場誤會,已經很多年沒有聯絡了,而凱茲想參加這個活動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他想逃避入獄三十天的刑期,所以凱茲想要遠離家鄉,更不用說他的人工膝蓋跟癲癇症,根本不適合長途行走。但是,布勞森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還是跟凱茲作夥,兩人展開了偉大的長征(?)



圖片來源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小品中的小品,有些對白頗富深意,配樂也恰當好處,兩人行走過程所經過的景色更是非常地優美,但是好像似乎少了一些什麼,就電影敘事的手法來看,整部電影有很多的支線人物,比方過程中遇見自以為是的女登山客,還有跟勞勃瑞福看對眼的民宿女老闆等等,都是可以發展最後再回扣回來的角色,可惜,他們都散佚在電影的脈絡之中,總而言之,整部電影少了許多曲折性。



  這類描述上了年紀的人們,試圖追尋自我或是描寫老年人如何面對生命的電影,其實是我長期以來,非常喜歡的電影題材,因為這類電影往往非常地有深度。

  大概這世界上描寫年輕人的電影;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已經太多太多了,事實上,這些人也是主要會掏錢出來看電影的族群,所以市場的口味會決定電影作品的走向,但是這類型的電影,加上硬底子的老演員,就會在一片市場導向中,顯出它的獨特性。



圖片來源

  比方電影裡,飾演凱茲的尼克諾特,或是演出布勞森太太的艾瑪湯普森,都是非常厲害的演員,艾瑪湯普森也就是另一部「意識流」作品《口白人生》裡的女作家。我想,老病最終到死亡,都是人們無可避免的人生過程,更是一個連續性的哲學問題;多數人選擇逃避,但也有很多人願意正面地面對,還有一些人,願意把自身的體會,透過電影去拍出來或演出來,這麼真誠且赤裸地,告訴大家人生的必經之路,光這一點,就應該好好地品味一下這些電影。


有關勞勃瑞福,我還寫過《叛將風雲》這部電影。

文末附上電影歌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