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影評】《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裡的後現代哲學,劇情解析與觀影指南




圖片來源

  我真的很不喜歡也很不會下標題,由於在這個內文與標題不符已經成為一切的時代裡。


  這是有關《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的第四篇文章,這幾天還是有很多DC迷的朋友來跟我討論我寫的東西,老實說,我寫的東西根本沒多少人看,大家其實可以放輕鬆一點。更很何況DC迷之間,對於這部電影裡的解讀充滿著歧義。

  其實DC的漫畫世界,有著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它已經不是漫畫而可以是一門知識分類的學科了。

  DC的漫畫跟《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究竟有沒有關係,又是什麼樣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一個無解的答案。

  但假設電影裡必然要傳達某些信念或是主軸的話,我倒覺得就電影來看《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其實不是那麼地不堪的一部作品。

  沒錯!它或許是對非DC迷來說,是一部很無趣的作品,但我總覺得,我在那種無趣裡,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以下有雷)

  比方我非常喜歡克拉克被眾人指責後,到山上去的那場戲,那幕戲裡,克拉克在山上想起了他的養父告訴他的話,就是正義或是做對的事,本質上,是相對的。


  相對主義的出現,等於是對「理性主義」的挑戰,沒有絕對的價值存在、沒有超驗先天的根據存在,一如電影裡所設定的超人,他擁有力量,但卻沒有同時擁有強韌的信念與明澈的心靈,足以承擔那些眾人帶來的誤解。

  在我看來,這種相對主義下的正義,是很薛西佛斯式的設定,也是非常地後現代的。

  同樣地,蝙蝠俠也是一個很後現代的存在。他孤獨、有些扭曲,卻憑藉著凡人之軀,無止盡的如同搬石上山,巨石隔天又回到原地一般地,打擊著永遠掃不完的罪犯,大家不覺得很疑惑嗎?

  我想不會,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像超人或是蝙蝠俠這類的超級英雄也會有內心戲,但電影做到了,我覺得《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傳達出了這一點,人永遠是有限的,只要你在這個世界上。

  但超人與蝙蝠俠又有著個體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兩者間出現了必然得解決的爭執,但他們的母親,也就是過往的形塑他們的歷史事件,將他們帶會到同樣的價值理念上來。

  相對主義的正義、歷史形塑的個體、經驗世界與超越精神的對揚,如果熟知哲學的朋友,就會明白這部電影有多麼地後現代。

  這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好看的地方,倒不是什麼DC不DC,超人多超、蝙蝠俠多扁。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視角,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談這部電影,我覺得我談的跟大家不一樣的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