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影評】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片尾劇情,有關東尼的那句「So was I.」談鋼鐵人的情感轉折



圖片來源

從「鋼鐵人」到「英雄內戰」裡,東尼史塔克其實有很多心境上的轉折。

Steve: ‘Sorry Tony. You know I wouldn’t do this if I had any other choice. But he’s my friend.‘


Tony: ‘So was I.‘

我想,很多人看完「英雄內戰」都會對鋼鐵人這句對白非常有感。

【鋼鐵人第一集】

熟知鋼鐵人劇情的人就會知道,鋼鐵人東尼史塔克,這個角色其實有很多的轉折,比方在第一集裡,他從阿富汗死裡逃生,能夠成功逃出來,其實除了他自己的鋼鐵裝外,還有捨身斷後的科學家伊森,伊森在死前對東尼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他告訴東尼:「不要浪費生命」。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東尼回到國內,馬不停蹄的先吃了幾個漢堡(?),之後便宣佈要關掉軍火工廠,這是東尼史塔克第一次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究竟做了些什麼。



圖片來源

【鋼鐵人第二集】

在鋼鐵人第二集裡,東尼面對的是「重金屬毒素」的挑戰,他的生命正在不斷地流逝,在過程中,他也一度迷失,在生日會上失控,這個失控造就「戰爭機器」的存在以外,這也是一個平凡人成為真正的英雄的某個轉折過程,別忘了在中毒之前,他還受到了科學家「萬科」的挑戰,這個挑戰不是肉體上的,而是一種心靈層次的,跟第一集不同,第一集奧比的鋼鐵裝是偷東尼的心臟才能夠有動力,但萬科的頭腦不比東尼差,東尼真正感受到的,是一種心智上的威脅。


圖片來源

【復仇者聯盟】

在《復仇者聯盟》裡,東尼本質上就不信任福瑞,也不願意跟任何英雄們合作,這部電影最重要的角色,我曾在無數次談論這部電影的公開場合裡說過,其實是考森探員,考森探員挺身對抗洛基而死,讓所有的超級英雄們,重新省思的自我,與身為一個英雄的使命。

而東尼在這部電影裡,最終放棄一切的推著核彈往上飛,就是東尼轉變的最佳見證,東尼從一個億萬富翁,到真正明白自己的使命,也就是犧牲。


圖片來源

【鋼鐵人第三集】

在這部電影裡,東尼得了很嚴重的焦慮症,原因在於一年前的紐約之戰,面對那麼多的外星人,東尼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微小,即便有鋼鐵裝,他也很有可能會喪命,這部電影鋪陳了,鋼鐵人東尼史塔克的心靈,是不是足以勝任成為超級英雄。

大家如果還記得,在美國隊長第一集裡,史帝芬之所以獲選參與實驗,第一個是他的堅毅信念,還有他抱著那顆手榴彈,第一時間只想保護旁人的情操,這兩個條件都是身為超級英雄不可或缺的,就這兩點來說,史帝芬跟東尼很相似。

但在鋼鐵人第三集裡,鋼鐵人東尼必須經過最後一道心靈強韌的考驗,最終,在他擊倒齊禮安後,在海邊的那場戲,正式宣告一個真正的英雄,鋼鐵人的到來。


圖片來源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在「奧創紀元」裡,我認為東尼在幻影之中,感受到自己最深層的恐懼就是失去所有的夥伴,這點其實反應出了,為什麼美國隊長會在《英雄內戰》裡告訴東尼,說東尼才是最應該領導復仇者聯盟的人。

而東尼確實如此,即便他為了保護地球而失手創造了奧創,但他的本意還是希望能夠保護所有的人。

東尼為大家提供住所、裝備,就是因為他心底不希望所有的夥伴在戰爭中失去生命。

這點可以做為「英雄內戰」裡,東尼心裡情緒的鋪陳。


圖片來源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東尼跟自己的父親關係並不好,他的父親為了國家奉獻自我,卻對東尼鮮少關愛,因此,東尼的叛逆與自大性格,很可能就是源自於失去父親的自我保護機制,而幾經波折後,東尼反思過後的反動,就是成為一個能夠保護大家的人,這點我也非常同意「白色豆腐」所說的,正是因為他不希望所有人因為「蘇科維亞」條約受到傷害,他才努力地遊說大家簽署。

對於美國隊長為了巴奇而對自己開戰,也正因為他把所有人都當成夥伴,東尼才會在美國隊長說巴奇是他的朋友時,將那句「so was i」說得那麼地沉重且哀傷。


圖片來源

所以,很多人進到戲院裡跟出來之後,很可能都會對東尼多了一番認同與支持,但美國隊長就沒有他的難言之隱嗎?!

我不這麼認為,有時間再來寫下一篇。


Ian討厭想標題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留言